过半受访应届生:求职最大难题是招聘信息不透明

  55.1%受访应届生直言求职最大难题是招聘信息不透明

  转眼已到4月下旬,高校毕业生求职也到了冲刺阶段。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今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7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5.1%的受访应届生仍在求职,58.9%的受访应届生对确定的工作或手里的入职通知感到满意。发展前景、薪资待遇、行业前景是受访应届生对未来工作的三大期待。在求职遇到的最大问题上,55.1%的受访应届生指出是招聘信息不透明,在所有选项中位列第一。59.7%的受访应届生希望政府部门发挥资源统筹优势搭建就业平台。

  受访应届毕业生中,本科生占84.5%,研究生占15.5%。男生占44.0%,女生占56.0%。

  35.1%受访应届毕业生仍在求职,47.8%已确定工作

  南昌某高校外国语学院大四学生章佳,即将成为一名私立中学教师。她对记者说,自己找工作挺顺利,只面试了这一个岗位,就成功“上岸”了。但身边很多同学面试并不如意。“前段时间学校让大家填了一张求职情况表,我看很多同学已经面试5-8次了,仍在继续求职。好几位同学还特意向我请教经验”。

  赖苏苏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还在求职中。她喜欢新媒体运营、编导、影视策划一类的工作,但因为经验少,在求职中没少碰壁。“前两天面试了一家影视公司,要求现场写剧本和脚本策划。表现不佳被面试官当场拒绝了”。她有些受打击。现在她拓宽了求职范围,也会去关注教育机构中的新媒体岗位。

  90后肖春英是华南师范大学应届硕士生,她即将成为佛山某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她表示,自己导师在学术上非常严格,她花了很长时间去完成毕业论文,留给找工作的时间非常紧迫。加上今年就业形势严峻,能赶在春节前确定了工作,她很知足,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受访应届毕业生中,35.1%仍在求职,47.8%已确定工作,13.8%准备升学。交互分析发现,受访应届本科生仍在求职的比例(37.1%)明显高于研究生(24.4%),研究生已确定工作和准备升学的比例均高于本科生。

  谈及未来工作,69.5%受访应届生对发展前景有更高期待

  潘琦是北京某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目前在一家科技领域新媒体公司见习。他对这份工作很满意,“能够在一个领域做得足够深入、专业。计划以后去做编辑、主编”。虽然对转正有很大信心,但考虑到今年就业形势,他也听取了家人朋友的建议,准备继续去央企、官媒投递简历,多一些职业选择。

  章佳现在也已进入了见习阶段。私立中学的工作环境好、待遇高,但她计划还是要升学深造。“我是主课教师,早上有早读,晚上要上晚自习,还要进行辅导。这些工作结束已过了晚上10点。回来后还要备第二天的课。每两周休息一次,感到非常累。而且私立学校非常看重成绩,压力很大”。她希望将来继续深造,去大学任教。

  大家对找到的工作或者手里的入职通知满意吗?调查显示,58.9%表示满意,其中11.8%非常满意。有29.8%直言“不好说”。11.3%感到不满意。

  潘琦表示,他对未来的工作主要有三点期待。首先是工作自由度要高。作为文字从业者,他希望能在内容生产上获得更多空间,生产有价值的内容。其次是要有较高的薪资待遇。第三,能得到行业的经验积累。“像我所从事的科技领域,常接触人工智能芯片、智能汽车等。如果做得足够深入,我的资历、专业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谈到未来的工作,受访应届毕业生对哪些方面有着更高的期待?数据显示,发展前景最受关注,69.5%的受访应届生选择了此项。之后是薪资待遇(64.6%)。其他方面有:行业前景(48.2%)、专业匹配度(42.4%)、所在城市(39.0%)、稳定性(36.8%)、自由度(30.6%)等。

  59.7%受访应届生希望政府部门发挥资源统筹优势搭建就业平台

  北京某高校研三学生高然对记者说,有的招聘信息比较简略抽象,看不出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好像很多专业都能投递简历。“有次就闹了‘乌龙’。参加了线上笔试才发现和我的专业相差太远。真心希望企业能把招聘信息尽量细化”。

  精准描述岗位信息与需求,能为大学生求职节省时间精力、降低错配率。调查显示,66.6%的受访应届生希望用人单位准确传达岗位信息,减少信息差。此外,在求职遇到的问题上,55.1%的受访应届生指出招聘信息不透明,在所有选项中位列第一。可见,企业与毕业生之间岗位信息差的问题亟待得到关注和解决。

  潘琦注意到,在参加校园招聘活动时,用到一个微信小程序,能选择专业、预期工资等因素与平台上的招聘岗位进行匹配。这令他非常惊喜。但操作下来只有架构师、Java工程师等软件编程类专业岗位选择空间大。他特别期待能够由政府出面,整合资源,推进搭建一个规范、统一、资源广泛的求职招聘信息平台。

  59.7%的受访应届生希望政府部门发挥资源统筹优势,搭建就业平台。

  章佳感到,很多单位用人更倾向成熟的职场人,能立即产出效益,不用花时间等待新人的成长。“比如我朋友投递新闻行业职位,一些招聘要求直接写要1-3年工作经验,或技术要求高”。她希望用人单位能够多走进高校招生。

  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负责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蒋建荣认为,政府可以对家庭条件困难的大学生提供公益岗,学生可以边做公益边求职,起到从毕业到就业的过渡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相关社会组织吸收大学生。针对计划创业的大学生群体,提供政策上的支持,组织有经验阅历的人士进行引领。

  58.8%的受访应届生期待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监测与服务保障机制,51.8%的受访应届生期待完善“三支一扶”“特岗计划”“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扩大规模。其他还有: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保持和创造就业岗位(37.9%),招聘网站筛选汇聚就业资源并精准推送(33.5%)。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肖平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4月21日 10 版

【编辑:黄钰涵】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过半受访应届生:求职最大难题是招聘信息不透明

相关推荐: 日本本州东部附近发生7.7级左右地震 两地发海啸警报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3月16日22时36分在日本本州东部附近(北纬37.79度,东经140.95度)发生7.7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微博截图。   另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消息,当地时间16日…

(0)
上一篇 2022年4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30日

相关推荐

  • 回家就是刷手机 沉迷手机成了他们婚姻路上的拦路虎

      □ 长江日报记者田巧萍 通讯员丁莉 韩婧   究竟是什么影响了现代人的婚姻,以至于走向离婚?对此,长江日报记者近段时间采访了多位金牌家事调解员。在武汉,家事调解员已有近万名,纵向分布在社区、街道、区,横向则分布在民政部门婚姻登记窗口、派出所、法院等。在她们接触到的一个个案例中,沉迷手机已成为影响现代人婚姻的危险因素之一,被人们视作婚姻路上的“拦路虎”。此…

    要闻 2022年3月16日
  • 奥密克戎四大谜团揭秘:传播能力为何这么强?

      在人身上,奥密克戎似乎具有高度传染性,但引发的症状却不如其他变种,它为何会这样?它与宿主细胞和免疫系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催生更好的药物或疫苗,也为新冠病毒是否会继续变化,出现新变种提供相关线索。英国《自然》杂志在近日的报道中,解开了有关奥密克戎的四大谜团。   传播能力为何这么强?   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拥有数十种…

    要闻 2022年3月16日
  • 德国累计确诊超1700万 工会联合会警告莫疏忽防疫

      中新社柏林3月13日电(记者马秀秀)德国疾控机构13日公布的疫情数据显示,该国截至当天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病例数已突破1700万,用于监测疫情严峻程度的新冠发病率指数(平均每十万人七日累计新增确诊数)首次突破1500。德国工会联合会(DGB)警告,不要疏忽工作中的防疫措施。   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13日公布的新增确诊人数和新增死亡人数分别为1…

    要闻 2022年3月16日
  • 我国候鸟保护工作有哪些进展?来看一只候鸟的迁徙路

      一只候鸟的迁徙路(一线调研)   本报记者 杨文明 姜 峰 苏 滨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0日 第 14 版)   春光正好,又到了黑颈鹤迁徙的时节。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每年,黑颈鹤一般会于3月中下旬迁到繁殖地,10月中旬至11月到达越冬地。   今年迁徙的鸟类中,有一只黑颈鹤,被中国科…

    要闻 2022年4月22日
  • 动辄上万字、大条款套子条款 App用户协议能划划重点吗

      动辄上万字,几十项大条款又套着若干子条款——   能不能给冗长的App用户协议划划重点   本报记者 黄洪涛   《工人日报》(2022年04月21日 06版)   阅读提示   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对App用户协议阅读状况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显示,App用户协议大多冗长复杂,其中的加粗条款也很难对消费者起到显著提示作用。律师建议将重要条款单独列举,让消费…

    要闻 2022年4月2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