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淘宝提醒:关闭算法,广告不会减少

  近日,红星资本局获悉,抖音、今日头条、微信、淘宝、大众点评、百度、微博、小红书等APP均已上线算法关闭键,允许用户在后台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

  3月17日,红星资本局实测发现,以上APP算法关闭键均已上线,多数平台都需要用户经过“我-设置-隐私设置-个性化选项”4步来关闭个性化推荐功能,此外,微信在个性化推荐页面还提示称,关闭个性化广告,看到的广告数量不会减少。淘宝相关页面同样提示,“广告数量不会变化,且可能是您不感兴趣的广告”。

  具体操作上,在今日头条APP中,关闭个性化推荐需要打开“我的”页面,点击“设置”,进入“隐私”,再点进“个性化推荐设置”三个步骤。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荐共有四个维度,用户可以选择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关闭“基于所在位置”、“基于搜索记录”、“基于关注列表”的个性化推荐。若用户选择关闭个性化推荐,今日头条提示窗口则会显示:“关闭后,将无法看到个性化推荐内容,可能会影响你的阅读体验。”

  微信中,用户可以通过“我-设置-个人信息与权限-个性化广告管理”来关闭个性化广告。微信会在此页面提醒用户:“若你选择关闭,你看到的广告数量不会减少,但本产品将不再向你展示个性化广告,你看到的广告将可能与你的偏好相关度降低”。

  同样,淘宝APP在“我的淘宝-设置-隐私-广告管理-个性化广告”页面,同样会在用户选择关闭个性化广告时,提醒“广告数量不会变化,且可能是您不感兴趣的广告”。

  在微博,则在“个性化广告推荐”之外,多了一个“个性化内容推荐”,两者都可以一键关闭。

  抖音APP中,用户可以在“我-设置-了解与管理广告推送-个性化广告”中关闭个性化广告展示。

  今年1月,《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出台,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该规定自3月1日起施行。

  对此,有网友评论:“早就应该关了,这样就可以避免广告了”,但也有网友表示可以接受APP根据个人需求推荐商品,“与其接收和自己无关的广告,还不如接收和自己相关的。不用费劲去找,节省时间还都是自己喜欢的。”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强亚铣

  实习生 赵一依

【编辑:程春雨】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微信淘宝提醒:关闭算法,广告不会减少

相关推荐: 企业争相布局 “东数西算”拉动超千亿元产业

  “东数西算”拉动超千亿元产业   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   专家认为,预…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8日 下午11:37
下一篇 2022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 究竟是不是“狼来了” 车企入局保险市场胜算几何?

      车企入局保险市场胜算几何   新能源专属车险上市已两月有余,有媒体调查显示,截至2月26日,累计承保新能源汽车129万辆,签单保费52亿元。与此同时,蔚来、比亚迪、特斯拉纷纷成立保险经纪公司。那么,车企入局保险市场究竟是不是“狼来了”,与传统保险公司相比究竟有多少胜算?   车险经过多年发展,是非常成熟且标准化的险种,普遍被业内人士认为天花板比较低。不过…

    财经 2022年3月17日
  • 首款能“听见”声音的织物问世

      首款能“听见”声音的织物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听力有问题?把你的衬衫穿起来。英国《自然》杂志16日发表一项研究报告,报道了一种含有特殊纤维的织物,其能有效探测声音。这种织物以我们耳朵的精密听觉系统为灵感,可以用来进行双向交流,辅助定向倾听,或监测心脏活动。   从原理上讲,所有织物都会响应可听见的声音而振动,但这些振动是纳米级…

    财经 2022年3月17日
  • 商务部:三大措施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中新财经4月21日电 21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商务部将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高峰介绍,商务部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消费:一是提升传统消费能级。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深化汽车流通领域的改革,扩大二手车流通,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落实好已出…

    财经 2022年4月22日
  • 企业争相布局 “东数西算”拉动超千亿元产业

      “东数西算”拉动超千亿元产业   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   专家认为,预计“东数西算”工程每年将带动千亿元投资,对相关产业拉动作用较高,远超“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等大型…

    财经 2022年3月17日
  • “科创”+“互联” 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度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南海之滨,潮涌风劲;凭海临风,湾区观澜,感受速度与激情。   345.90亿元,这是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一天的生产和服务贡献的GDP,约占全国的12%,这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速度。   两年新增7700家高新技术企业,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2019年的4.84万家上升至2021年的5.61万家,这是湾区科创蓬…

    财经 2022年3月16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