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一体化网络加快构建 京津冀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6万亿元,是2013年的1.7倍;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比由2013年的6.2∶35.7∶58.1变为2021年的4.5∶30.6∶64.9……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持续增强协同联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阶段性成效,产业、交通、生态环境及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正在浮现。

  交通一体化网络加快构建

  春节过后,位于北运河东岸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建设工地塔吊林立,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加紧作业。更让人期待的是,这里即将诞生囊括地铁、城际铁路、公交场站、运河码头在内的“超级枢纽”。

  “这里将建设成为车站、城际铁路、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北京新门户。”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枢纽公司副总经理张登科说,副中心站枢纽工程的地下建筑规模12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规模139万平方米。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4年年底完工。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这座枢纽通过城际铁路可实现高效辐射京津冀区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现代化的交通支撑。”张登科说,项目内设置京唐城际和城际铁路联络线,建成后15分钟到达首都机场、35分钟到达大兴国际机场及河北唐山市、1小时内到达滨海新区及雄安新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枢纽将真正实现“站城一体化”。与传统火车站不同,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功能全部位于地下,通过轨道交通可实现快速联系中心城区;地上进行综合开发,主要布置商务办公、商场等,预计可提供4万多个就业岗位。“在城际铁路车站上方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运营开发,这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是首例。我们希望通过该项目,成功探索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张登科表示。

  当前,国家层面正在研究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而交通一体化正是其中关键部分。“今年将试点试行国贸到北三县定制快巴,并逐步在环京地区推广,同时实现北运河京冀段游船互联互通。”北京市交通委协同发展处处长赵阳说。

  跨区域医疗结算难将破解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持续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民生红利”不断释放。

  从崇文门到亦庄,眼耳鼻喉科享有盛名的北京同仁医院正在发生变化。“医院主体从原来的崇文门院区顺利南移至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亦庄院区,崇文门院区圆满完成疏解床位800张、职工1300余名的任务。”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黄志刚说,2021年12月主体南移后,亦庄院区日均门急诊量由2020年11月新门诊开诊前的2643人次增至4960人次。

  过去8年,北京核心区三级医院床位累计疏解2200余张,2021年核心区三级医院外地患者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186万人次。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导向,北京积极开展京津冀区域住院跨省直接结算工作,推进住院跨省直接结算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河北和天津的患者到北京就医正变得越来越方便。来自北京市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北京690余家开展住院业务的定点医疗机构,累计为津冀参保人员来京住院直接结算82.46万人次,涉及费用273.03亿元。

  截至今年1月底,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已累计为津冀来京就医参保人员减轻资金垫付负担155.65亿元。“我们正在推进解决京津冀跨区域医疗结算难问题,同时推进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的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力争在年底前全市每个区至少开通2家定点医疗机构可承接此项业务。”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郑杰说。

  产业协同水平不断提升

  近日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上,为运动员及相关人员提供运输服务的零排放氢燃料客车成为一道绿色风景线。而这背后,正是协同构建产业发展链条的成果。此前,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唐山市和保定市等12个城市(区)组成城市群,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京津冀三地经信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携手打造产业链条,围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和燃料电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梳理,绘制产业链图谱,提高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王佐说。

  过去8年,京津冀三地以搭建产业合作平台为抓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产业对接步入快车道。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河北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9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1万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成立5年来,紧密推进与北京中关村示范区的合作发展,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其中北京企业占全部新注册企业的三分之一,科技型企业占40%,已成为京津两市重要合作平台。科技创新链加快形成。2014年以来,北京输出到津冀两地的技术成交额累计达到1760.4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两成。

  作为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建设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高质量发展重大动力源,为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我们以专业产业耦合联动,促进区域协同创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吕冬姣说,本部按照“专业”维度建设研究所,着力整合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研发原始技术和培育新兴产业。津冀分部则按照“产业”维度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依托本部全球化专业能力,多学科协同攻关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着力转化应用和推动产业升级。

  “8年来,一批标志性项目开花结果,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王佐说,未来京津冀三地将继续完善京津冀产业协同对接机制,加强产业政策衔接,加速要素流通,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生态。

  本报记者 韩秉志

【编辑:蒋妍】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交通一体化网络加快构建 京津冀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7日 下午10:47
下一篇 2022年3月17日

相关推荐

  • 数字化、绿色、可持续 农产品电商谋求新发展

      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作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农产品电商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其中,数字化、绿色、可持续正成为其创新发展的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是2021年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新热点,目前农产品电商新模式层出不穷,国企、县域电商、互联网平台都在持续发力模式创新。”近日,在2022中国农产品电商高层研讨会上,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

    财经 2022年4月22日
  • 假网站假首席“坑你没商量” 证券业高频打假

      证券时报记者 刘艺文   对证券业而言,打假是一个老话题,更是需要长期坚持做的事。   近日,不少券商发布了《关于警惕不法分子假冒xx证券名义进行非法证券活动的风险提示公告》。这些公告称,近期,发现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名义,通过假冒网站、假冒APP、假冒工作人员等形式从事非法证券活动,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和公司品牌声誉。   公告特别提醒投资者应提高警…

    财经 2022年3月16日
  • 商务部:全国80%以上行政村实现快递直达

      中新财经4月21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6月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当年新建或改造县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834个,乡镇商贸中心1858个,村级便民商店3.69万个。全国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快递直达。   高峰表示,针对制约县域商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将着力在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快补齐县域商业…

    财经 2022年4月22日
  • 财政部: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中国财政部有关负责人16日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这位负责人指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授权国务…

    财经 2022年3月17日
  • “3·15”调查:六成受访者曾退货遇阻

      “3·15”调查:六成受访者曾退货遇阻   八成受访者表示完善退货制度会增加网购意愿   网购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购物形式,虽然在网购领域早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一些卖方和平台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消费者的退货申请。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31名受访者进行的…

    财经 2022年3月17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