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蕊
近期多家券商交易系统接连出现故障,再次为证券行业敲响了警钟。
纵观国内金融领域,科技赋能的口号已响彻多年,数字化战略也几乎成为券商“标配”。中证协数据显示,2020年证券公司IT投入总额已高达240亿元,同比增长15%,IT人员总数同比增长13%,充分显示了证券行业在技术投入上的大手笔。
然而,大投入却并不等于好效果。近年来,有关券商交易系统故障甚至宕机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为何连最基础的交易安全都没法保障?这么大的投入,这么多的创新,成效又体现在哪里?
2015年前后,云计算逐步成为监管认可的技术,进而催生了金融机构新一轮IT运维变革。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不断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两地三中心模式也成为大势所趋。伴随这些变化,证券公司机房设备不断增加,系统数据呈指数级增长。
据了解,不少证券公司早期使用的网络基础架构,如今已跟不上技术升级需要,但重新搭建系统又难度过大、成本过高。部分券商因并购、架构升级等,存在多个交易系统并行的情况,运维难度大幅增加。此外,证券公司由于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技术基础不够牢固,高度依赖外包服务,即使每年数百亿投资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劣势。一些金融IT人士因此认为,证券公司系统故障在所难免。
但是,在保障投资者交易安全这一硬标准面前,这些都称不上理由。
中国信通院2021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已发生的灾备事件中,仅有20%的系统故障是由设备的物理原因引起,而操作人员失误、应用软件的问题各占40%。换言之,因自然灾难等不可抗因素引发的业务下线概率较小。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制度完善、人员培训等方式尽可能规避风险。
此外,技术升级在行业里已有实实在在的检验标准。根据央行2020年发布的行业标准,金融领域的分布式事务数据库灾难恢复时间目标,应至少达到4级以上(4级≤30分钟、5级≤15分钟,6级≤1分钟)。软硬件领域的升级投入每提升一级,可能造成的损失都将大幅减少。
金融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证券行业系统的可靠性和每个投资者息息相关。科技诚然能改变生活,但不论时代变革再快,也不论科技赋能口号喊得有多么响亮,保障投资者交易安全的底线仍是最基本前提。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券商系统故障频出敲响警钟 交易安全底线不可失守